如今随着国家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加强,作为环境监测中的
水中油检测也受到相当的重视程度,水中油含量对于水质监测是一个重要指标。
水中油检测包括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两大类物质,主要组成成分为烃类、甘油酯等。石油类以烃类形式存在,主要包括烷烃,环烷烃和芳香烃。动植物油是动物油与植物油的总称,主要是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脂。
自2013年列入计划以来,水中油标准的修订就一直备受关注。原来使用过的方法主要有:重量法、气相色谱法、紫外分光光度法(225nm、254nm)、荧光法、非分散红外法、三波数红外分光光度法、中红外激光光度法、红外膜萃取法。
在新标准发布之前,大家基本都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,新标准发布之后,污水/废水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,地表水/地下水/海水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。对于目前承担采测分离的监测站来说,快速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其重要工作。
自2019年1月1日,环保部新发布了《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》和《水质石油类红外分光光度法》将水中油的测定分为两个方法,同时将四氯乙烯定为红外分光光度法的萃取剂;正己烷定为紫外分光光度法的萃取剂。并且,生活污水、工业废水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;地表水、地下水及海水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。